“祝你生日快乐!希望你以后认真学习,成为一个对自己、对家人和社会都有贡献的好青年。”日前,当涂法院立案庭法官用爱心和温情,促使一起变更抚养权纠纷中原本水火不容的当事人父子俩打开心结,重拾亲情。同时自费为当天生日的孩子买了生日蛋糕,暖心之举让当事人感受到了司法的人文关怀。
15岁的杨某在年幼时父母离异后由父亲抚养,为了给孩子提供更好的生活条件,父亲白天上班,晚上跑“滴滴”,常年繁忙的工作模式,让小小年纪的杨某“放养式”长大。到了叛逆的青春期,“不服管教”的杨某与父亲的“战斗”愈发激烈,甚至数次报警,父子关系降到“冰点”。至此,杨某强烈要求更换监护人,想要由他妈妈来抚养,父亲一气之下同意了儿子的要求,便一纸状书递至法院起诉前妻要求变更抚养权。
了解案件情况后,承办法官打算从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角度出发,以化解家庭矛盾、促进家庭和谐为突破口,力争从根源上解决问题。为了更全面的了解杨某,法官电话联系了杨某的老师和同学,得知杨某在学校是个有口皆碑的好孩子,和与他父亲相处的态度截然相反。开庭前,法官抱着试试看的心态进行调解。与杨某进行了深入的交流谈心,从聊天中看出他内心极度缺乏安全感,非常渴望家人的关注和陪伴,并不是真的不想和父亲一起生活,也意识到自己过于冲动了。调解时,法官转述了杨某的想法,父亲听后默默红了眼眶。同时不断做杨某父亲的思想工作,让他明白离婚家庭应给予孩子更多的关爱,要随时关注孩子的心理动态,进行积极正向的引导。
在法官的真情调解下,父子隔阂最终得以化解,杨某选择继续由父亲抚养,父亲撤诉。得知当天是杨某的生日,法官自掏腰包买了生日蛋糕,并叮嘱他以后要好好学习,与父母好好相处。这一举动让杨某感受到了温暖,不停地点头答应,并连连向法官表示感谢。至此,该案案结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