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聚焦
马鞍山中院在全省法院诉源治理工作推进会上作经验交流
  发布时间:2023-07-28 09:39:18 打印 字号: | |

7月26日上午,省高院召开全省法院诉源治理工作推进会,会议通报了上半年全省诉源治理工作情况,发布了全省法院诉前调解、司法确认等典型案例。省高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徐致平讲话,对全省法院诉源治理等工作提出明确要求。市中院党组成员、副院长邰玉金作经验交流发言。

今年以来,马鞍山法院深入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认真贯彻落实全省法院工作会议和全省法院规范登记立案和诉前调解工作视频培训会精神,充分运用一站式建设成果,不断丰富完善“马鞍山经验”,推动构造“源头预防为先、非诉解纷挺前、审理裁判断后”的分层递进解纷体系,强化纠纷前端化解、分流分道高效化解。上半年,全市法院新收一审民事行政案件15640件,同比增长-4.21%,降幅居于全省首位;新收诉前调解纠纷12586件,诉前调解成功10374件,诉前调解成功率81.61%,诉前调解分流率48.73%。人民群众满意度评价指标位于全省第4位。“一站式”质效评估市中院得分位于全省第2位,全市法院平均分位于全省第3位。

一是源头预防为先,助力推动党委领导下的诉源治理体制机制建设。坚持党的领导。主动融入“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综治协调、多方参与、司法推动、法治保障”的诉源治理大格局,参与起草马鞍山市矛调中心规范化建设工作方案,助力推进“市县乡村”四级“一站式”纠纷调处服务中心建设。与市委政法委联合发文,在全市51个乡镇(街道)综治中心设立诉讼服务点,提供丰富快捷的诉讼服务,努力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强化矛盾源头联动化解。全市法院诉调对接中心全部入驻市县两级矛调中心,实现解纷关口前移。法官便民联系点采取现场办公和线上加入乡镇、街道网格员工作微信群的方式,构建以“综治、网格、便民点”三位一体共享共治及群众广泛参与的基层解纷服务体系。助力推动基层治理现代化。深入推进“三进” 工作,与基层组织广泛开展联建共建,助力深化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如含山县法院打造的“法庭+派出所+司法所”联调机制,和县法院形成的“小巷调解室”特色调解,当涂县法院设立的“周冰一工作室”,花山区法院成立的“老兵调解室”,雨山区法院探索的“诉前保+诉前调”模式,博望区法院在皖苏“两省一街”社会治理中心设立的诉前调解室,均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引领作用。

二是非诉解纷挺前,凝聚各方力量协同化解矛盾纠纷。注重整合各方调解力量。会同有关单位、行业协会,大力推进“总对总”在线多元解纷工作,构建“法院+”多元纠纷解决新体系,推动12家“总对总”合作单位整体发力,累计吸纳调解组织53家、调解员440名,建立29个调解室。持续加强府院联动,共同化解多起破产、“烂尾楼”等涉众型矛盾纠纷。加强诉与非诉全面对接。发挥法院专业化优势,加强对非诉解纷力量的培训,上半年共开展各类培训70余次、培训调解员1500余人。加强对诉讼高发领域以及社会治理动态和热点问题的分析研判,对发现的普遍性、倾向性、趋势性问题提出司法建议31条。充分发挥诉服中心解纷功能。持续加大九类民商事纠纷诉前调解工作,释明各类解纷方式的优势和特点,鼓励和引导当事人选择非诉方式解决纠纷。建立由法官、法官助理、书记员及调解员组成的调解团队11个,做到能调则调,能调尽调,当判则判。充分利用行政争议化解中心平台,常态化联合行政机关助力推动行政争议前端化解、实质性化解。

三是审理裁判断后,统筹推进保障诉权和纠纷的妥善化解。强力部署,系统推进。中院党组特别是高锐院长高度重视诉源治理工作,将诉源治理、访源治理纳入年度工作要点,与审判执行质效、营商环境指标等工作共同部署,一体推进。同时,统筹把握好诉源治理、一站式建设与立案登记制、司法责任制之间的关系,规范诉前调解运行机制,坚决避免久调不结等问题的出现。加快速裁团队建设。配齐配强速裁团队,推进要素式审判,推动繁简分流,做到繁案精审、简案快审。上半年,全市法院通过速裁快审审结民商事案件7168件,占全市民商事案件总量的50.3%,案件平均审理周期也同比缩短了4.63天。创新举措,能动司法。针对物业服务等多发性群体纠纷,积极构建“类型化示范判决+调解”的解纷模式,通过选取典型个案先行示范裁判,发挥“首案”示范效应,达到判决一案、引导一片的效果。积极打造以12368服务热线、执行110以及释法明理中心为主体的,贯通诉前、诉中、诉后的“两线一中心”诉服体系,实行“清单+闭环”管理机制,努力降低“案生案”、“案生访”。

在会上发布的案例中,花山区法院有1篇案例入选全省法院六大司法确认典型案例,1篇案例入选全省法院六大“总对总”调解典型案例。

责任编辑:宣教处